巽峰塔位于黃山市徽州區潛口鎮潛口村東南,建于明嘉靖二十三年 (1544 年)。巽峰塔七層八角,底層直徑約10米,層層縮小,外觀如錐,俗稱“潛口錐”,該塔頂為葫蘆寶頂。2019年,徽州巽峰塔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巽峰塔所在地安徽省黃山市,其年平均雷暴日為54.6天/年,屬于多雷區,該地區發生雷電等強對流極端天氣頻次較高,且該塔為周圍最高建筑,四周無高大樹木及構筑物遮擋,極易遭受雷擊。
安徽省文物局和黃山市徽州區文化旅游體育局對巽峰塔安全十分重視,多方了解考察實力強技術力量過硬的防雷設計與建設單位,通過招標最終確定我公司對巽峰塔進行防雷施工圖深化設計與施工。我公司派出優秀的技術人員進行現場勘察,設計在寶頂安裝古塔專用接閃桿,用兩根紫銅導線隨塔體敷設向下連接至地面接地網,可以將雷電引向地面,同時安裝防雷裝置在線監測設備對巽峰塔接地系統實現實時監測預警的方案,其技術先進、安全可靠、經濟合理、最少干預、不影響文物原貌,獲得專家好評。
通過緊張有序的施工,該項目于11月3日驗收,項目負責人向驗收組專家詳細匯報了施工工藝,專家對工程現場進行了實地檢查,高度認可并贊譽該項目安裝雷電流峰值監測儀和接地電阻在線監測儀,可對巽峰塔接地系統實現24小時*365天實時監測預警,對所發現的接地故障提早報警,減少因接地故障導致的雷擊事故隱患,同時針對項目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寶貴意見,為高質量施工管理給予指導。
周易新解古建筑避雷
古建筑的防雷卦象就是第62卦雷山小過——震上艮下。此卦用六五,為高山建筑物有雨水引流山下。巽為順,兌為澤為積水為高建筑積水處。六五動之為互于乾卦,乾為圜為金為金屬。乾卦互于巽為繩為金屬線條。高建筑物積水引流于山下,同理金屬條環繞引于山下自會安全。
六五爻辭為: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公鳶取彼在穴。鳶是箭的尾端系有繩索,以便射中獵物可以取回。震為雷,乾為西北為西郊。雷山小過卦從象形上來說亦象交叉的斧鉞。此卦如從防雷的角度來說,山頂打雷下雨應當避險:即是山上高建筑物一方面做好引流系統,另一方面斧鉞類似避雷針等金屬物體架于高建筑物之上且是西面(西為兌為金)巽為繩乾為金,用金屬繩索引于山下。
古建筑在訴說著他的歷史,卦象卻在指點天地不變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