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賀蘭山拜口寺雙塔防雷檢測
來源:未知時間:2020-07-19 14:05
拜寺口雙塔,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迄今為止保存最為完整的西夏佛塔,距今近1000年歷史,是中國佛塔建筑史上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具有很高的西夏考古、建筑、佛教的歷史文化價值、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
拜寺口雙塔,是一對磚砌佛塔山口東側的塔稱為東塔是一座正八角形建筑,高13層,每層塔檐下,各面都有各種獸頭的浮雕,西塔也是13層高,較東塔粗壯外形呈拋物線狀,曾發現梵文、西夏文題記和元代銀幣等。這里出土的《吉祥遍至口和本序》為世界最早的木活字印刷印本,為中國印刷術發明時間的斷代發揮重要作用。
東塔總高約39米,塔身呈錐體。每層由疊澀棱角牙和疊澀磚構成腰檐,腰檐外挑。塔頂上砌八角形平座,平座中間為一圓形剎座,上承“十三天”寶剎。二層以上,每層每面都貼有彩塑獸面兩個,左右并列,怒目圓睜,獠牙外露,十分威猛。獸面口銜彩繪紅色連珠。獸面之間,是彩繪云托日月圖案。塔壁轉角處裝飾彩塑寶珠火焰。
西塔總高約41米,塔體比例協調,比東塔較為粗壯。二層以上由數層疊澀棱角牙和疊澀磚構成腰檐,腰上砌成平座,外檐飾以圓形獸頭構件。塔頂上承八角形剎座,剎座檐下,飾以并排彩繪蓮瓣,轉角處飾以磚雕力神,力神裸體挺腹,手托蓮座,栩栩如生。剎座上承“十三天”寶剎。二層之上每面腰檐下均有彩塑佛像及裝飾圖案。